7月8日,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空军总部迎来一群特殊客人——中国空军参谋长王刚中将带队的高级代表团。 这是5月7日印巴空战结束两个月后,中国空军首次专程登门道贺。 巴空军参谋长巴伯尔上将亲自迎接,开口便称中方为“尊贵的客人”,现场氛围热烈得像老友庆功宴。
中方一进门就送上“硬核夸奖”:对巴空军在5.7空战中展现的“多域无缝整合能力”赞不绝口,尤其强调这种将预警机指挥链、地面防空和无人机侦察实时协同的战术,正是现代空战的“黄金标准”。
巴方军官们听得满面红光。 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中,巴方仅用40架战机迎战印军75架机群,硬生生击落6架敌机,其中3架还是印度重金购入、号称“南亚最强”的阵风战斗机。
为什么中国空军如此重视这场胜利? 答案藏在装备和训练细节里。 巴军此役的杀手锏——歼-10CE战机和霹雳-15E导弹,全部来自中国制造。
更关键的是,巴空军透露:日常训练的假想敌就是中国空军! 在“雄鹰”联合演习中,中方甚至派出歼-11、歼-16模拟印军苏-30MKI的战术动作,让巴军练到形成肌肉记忆。 难怪参战飞行员直言:“实战比训练轻松多了! ”
但中方此行不止为道喜。 王刚中将现场提出:想深入学习巴军实战经验。 这话乍听令人意外——中国明明是装备提供方和“训练师父”,为何反向“学生”取经? 其实逻辑很直白:中国装备虽强,但缺乏真枪实弹的检验。
巴军刚打完高强度空战,手里握着电子对抗数据、导弹命中率、飞行员心理反馈等一手资料,这些恰恰是解放军最急需的“战场答案”。
巴方的回应更显兄弟情谊。 巴伯尔上将当场承诺“毫无保留分享”,甚至主动剖析作战体系:从指挥架构升级到应对印军苏-57E隐身战机的预案,全盘托出。
这种信任背后是多年积淀——巴空军近年列装的150架枭龙战机、20架歼-10CE全来自中国,连训练大纲都按解放军标准制定。 用巴军官的话说:“中国早就是我们作战体系的一部分。 ”
数据印证了中式装备的碾压级表现。 印巴5.7空战中,巴军歼-10CE在超视距攻击阶段就锁定15架印机,仅击落6架是为避免冲突升级。
军事专家分析:若换成解放军操作同款武器,“15架目标全会被打下来”。 而印度阵风战机神话破灭后,紧急向俄罗斯加购苏-57E,试图翻盘。
这场访问看似是庆功,实则暗藏刀锋。 中方帮巴军复盘时反复提醒:“警惕胜利后的轻敌! ”印军正在重整旗鼓,下一代空战必然更残酷。
而巴方心领神会,立刻与中方探讨体系升级——未来可能直接对接解放军作战系统,为后续引进歼-35隐身战机铺路。
当全球紧盯歼-10CE对阵阵风的战果时,中巴空军已坐在同一张桌前,拆解每一秒战场数据。 这种信任度,让西方军事观察家直言“不可思议”。
#图文打卡计划#毕竟,能把自家作战体系、战术缺陷和未来计划向伙伴全盘托出的国家,全世界也没几个。
臻牛所配资-牛股策略配资网-可靠股票配资-正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